房天下 >资讯中心 > 土地 > 正文

公开去向是规范卖地收入的第一步

湖北日报   2016-02-17 06:35

[摘要] 过去十七年,是我国土地资产化为迅猛的年代,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约27.29万亿元,年均1.6万亿元。然而,巨额土地收入的使用去向,鲜有地方对外公开,公众难以知晓。

过去十七年,是我国土地资产化为迅猛的年代,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约27.29万亿元,年均1.6万亿元。然而,巨额土地收入的使用去向,鲜有地方对外公开,公众难以知晓。

这么多的钱是怎么征收的,用到哪里去了,的确是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。众所周知,上世纪末分税制改革后,土地出让划归地方所有,成了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一块,有的地方卖地收入占比甚至超过50%。卖地收入数额越巨大、在地方财政中占比越高,说明它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大,与民众的关联度越高,越应该为公众所知晓。

阳光是好的防腐剂,日照不足就容易滋长细菌。为什么近年来一些地方屡屡出现土地出让金少收、乱收、瞎用等乱象?为什么一些官员在土地出让中出问题?为什么纪检监察部门把土地出让资金使用列为重点监察项目?为什么一些百姓对高昂的土地出让金,以及由此助推的高房价吐槽不断,对卖地动机产生怀疑?这里面既有少数官员信仰缺失、贪腐堕落的原因,更与卖地收入和支出的公开不够透明、缺乏有力监督有关。

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,并非没有制度约束。2007年建设部出台的《廉租住房保障办法》规定:土地出让净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 10%;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,土地出让金总额不低于15%的比例应用于农业土地开发,10%用于农田水利建设;2011年财政部发出通知,要求土地出让收入严格按照10%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……按照这些制度安排,土地出让收入应该有很大一部分用于民生改善,均衡城乡发展,给老百姓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。但是超过半数的土地终还是被用于城建。

土地不是什么秘密,及时有效公开,对大多数地方来讲,是一种取信于民之举。对少数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,则是一种敲打和警示。只有通过制度和确保制度落实的民众监督,才能让经办者不敢为所欲为,进而避免更多人“从众而腐”。同样,也只有公开接受监督,才能确保土地使用资金严格按照规定向乡村、向民生倾斜,而不是变成用掠取农村资源的办法搞城市建设,偏重锦上添花,却不去雪中送炭,甚至把卖地钱变成三公开支的“后备金库”。

从长远看,公开收支、接受监督,只是规范卖地收入的步。以科学发展的角度审视,寅吃卯粮的卖地依赖毕竟不是长久之计。怎么从土地财政中抽身而出,寻求真正的经济增长点与实业支撑,是一些地方必须严肃对待的紧迫课题。

免责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房天下”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,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;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;文中所涉面积,如无特殊说明,均为建筑面积;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,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。

房天下土地

土地市场 找地神器

关注武汉房天下官微

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
相关知识 更多>>
新闻聚合 换一换
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 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
Copyright ©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Beijing SouFun Science&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.,Ltd 版权所有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6318041 举报邮箱:jubao@fang.com